當前位置:首頁 >> 商會資訊 >> 商會動態商會動態

客家人生活習俗

 一、衣著 

  穿衣 
  龍崗客家人秉承本民系祖宗“樸拙成風,巧飾不習”的遺風,①其服飾特點側重于平實樸素。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之前,衣服的布料主要是自織自染(部分農家則由自家種植苎麻缫出麻絲,再請人織成布)的月布、粗灑、線斜、茜雞烏等,此外還有機織布紅口長青和由外洋買回的烏口長青、綢布等。粗灑布通常作蚊帳,線斜作被單,月布、茜雞烏爲通用粗布,長青爲優質布,綢布是有錢人士的奢侈品。衣料顔色多爲黑色、青色、暗紅色等。最普遍的服式爲唐裝便服。男裝上衣開襟,七紐四袋(有的還加內袋)或五紐二袋。女裝上衣爲右邊開紐大襟,外面無袋,只在內小襟縫制一袋。男女裝的褲大體相同,接駁的闊褲頭,寬褲腳,用帶子束縛。少數新進人士、圩鎮居民、教師、學生、公務人員穿勞動裝、中山裝。少數女士、女學生穿裙裝。建國後,由于經濟發展迅速,服飾變化較快。襯衫、青年裝、中山裝、列甯裝、裙裝在圩鎮很快普及,布料多爲國産機織棉布,以斜布、十字布爲主,間有卡叽、呢絨。但上了年紀的農民變化不大。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文革”期間,男女盛行軍幹裝,式樣類似軍隊幹部衣裝,或藍或灰或綠,顔色單調。80年代以後,由于實行改革開放,龍崗地區得中外文化交流之先,得香港服飾文化的資訊之先,迅速接納西裝、裙裝、牛仔服、T恤等世界性主流服式。至今,龍崗客家地區衣著已與世界服裝潮流融彙,但龍崗女性還不太選擇特露的衣裝。 
  裝飾 
  男性裝飾較少,早年冬季偶戴布帽、氈帽,系圍巾(俗稱頸巾)。女子裝飾較多,頭帕、圍裙和涼帽獨具特色。 
  頭帕俗稱“包頭”,由一塊長120厘米寬50厘米左右的黑布、長青布做成,綴以系帶。頭帕以不同的飾邊顔色區分未婚或已婚女性。戴包頭有護發、擋日、防寒之用,且含避露遮羞的傳統理念。特別是漁家女,包頭伸出前額10多厘米,非正面不得觀其“廬山真面目”。20世紀60後代以後,姑娘少婦逐漸以方形印花頭巾代替包頭,且只限于冬季天冷時才戴。包頭只爲中老年婦女偶用,逐漸式微。 
  圍裙俗稱“肚搭”、“圍身”,是加在上衣胸前掩至腹部的服飾,主要功能是起工作服作用,避免或減輕因勞作、觸物造成上衣的汙染和磨損。肚搭用布爲一般的黑布,但制工頗講究,搭在脖子上的吊繩常由小銀鏈充當,系在腰上的花帶多是自家手工編織,末端綴以絨球或垂纓,束起來美觀耐看。本是勞保用品卻能讓女性倍增婀娜風采,故特受女子垂青,成年女性均人各數件,輪番穿著。 
  在龍崗地區,爲遮雨戴帽,男女都戴竹笠,而爲擋日,男子依故,女子則戴別具特色的涼帽了。涼帽的框由竹篾織成,爲直徑60厘米的圓形平面,中有同心圓小孔作套戴頭頂用,周圍用布圈連,整體成蓋狀。分藍涼帽、烏涼帽兩種,藍涼帽用藍色布,且圈布爲全折式,烏涼帽用黑色布,爲攏折式,兩者均綴以美觀雅致的系帶。涼帽主要用于擋日,戴在頭上很輕便,圍邊不斷擺動生風,使面部涼快舒適,因此很受女子珍愛。涼帽竹篾上一般塗了桐油,故遇小雨也無妨。 
  建國前,居民中偶有佩帶砣表來看時間的。60年代以前,手表仍屬鳳毛麟角,之後逐漸興起成爲時尚,主要品種是上海表,少見男女裝之分。進入80年代以後,手表迅速普及,且款式多樣,中檔的男女裝表極常見,青少年多戴電子表,情人有情侶表,商賈名士崇尚名牌表。 
  穿鞋 
  早年平民百姓勞動特別是遠行或上山割草砍柴時多穿皮墊鞋,俗稱“皮鞋”,也稱草鞋。爲一塊長方形皮塊,頭有一小扣扣住第二個腳趾,中系一帶絆住腳掌。皮墊鞋護腳功能一般,故有“依恃草鞋蠶(戳)跛腳”之嫌。圩鎮居民穿布鞋,木屐爲衆人洗浴後穿用。建國後,以布鞋爲主,間有塑料涼鞋、拖鞋,男裝皮鞋爲高檔品。80年代以後,男女裝皮鞋廣泛普及,青年人愛穿高級球鞋,俗稱波鞋,女性半高跟鞋很普遍。 
  首飾 
  早年囿于經濟條件,男人極少戴戒指、項鏈之類。婦女頭上梳發髻,得以簪挽之,如赴隆重場面,髻上好插各類钗飾。耳環、戒指、手镯、項鏈均爲婦女日常首飾,多數是銀質制品,少數金質。中老年婦女還常戴玉镯。部分老妪戴刻有“長命富貴”的壽镯。小孩胸前挂一把銀或銅的如意鎖,上镌各種吉利言辭。建國後,婦女戴首飾逐漸減少,六、七十年代因“破四舊”而幾乎絕迹。80年代以後,女人戴耳環、戒指、項鏈十分普遍,除钗飾較少見外,其余首飾女性盡占風光。男人也普遍戴金玉戒指和金項鏈。 
  發型 
  20世紀之初,男子從小蓄發梳辮。民國初期剪掉辮子,改剃光頭。工具以剃刀爲主,主要動作是把頭發剃光,故至今仍有將理發俗稱爲“剃頭”的。之後逐漸理成平頂或圓頂發型,再後來流行西式發型,稱之“西裝頭”。女子從小梳辮,長大成婚後梳髻。建國後,男子以西式發型爲主,間或小平頭短發,西式發型常加發蠟。女子盛行紮雙辮,剪齊眉發,用茶油揉抹頭發,增加光澤和幽香,故童謠谑稱:“龍崗阿妹梳靓頭,一條毛仔半斤油。”80年代以後,迅速接納港式發型屋的理發護發美發技術,青年男女喜歡燙發,女子尤有多種秀美奇麗的發型。90年代以後,部分女子又時興男性化短發,青年中染發相當流行,多將本身黑發染成棕黃、褐紅之類顔色。由于有定型發液、護發膏之類,人們的發型容易創意標新,通常都梳理得非常靓麗潇灑。 
  二、飲食 
  大米是龍崗地區居民的主要食糧,米品種主要有早造粳米,晚造粳米和糯米。雜糧以番薯爲主,還有芋、玉米(俗稱包粟)、小米(俗稱狗尾仔)、高粱等。建國前,一日三餐以稀飯爲主。建國以後逐漸轉爲兩粥一飯(番薯飯)、一粥兩飯(番薯飯)。80年代以後,作爲正餐的午餐、晚餐吃米飯,早餐改爲早點式,附近有圩街的則買面包、包子、河粉、豆漿之類,家庭中每以稀飯、湯炒粉面之類爲早點。番薯、玉米變成搭配性素食,進入綠色保健食品之列。 
  龍崗客家一直以稻米爲主食,以稻米爲原料的兩種最主要、最常見的熟食,是“飯”和“粥”。客家人對“飯”的概念,通常包含兩個方面的理解,一是釋爲“餐”,如“吃早飯、吃晚飯”,就是“吃早餐、吃晚餐”的意思;二是釋爲“幹飯”,跟“粥”相對而言。這裏的“飯”是指“幹飯”。“粥”也有“薄粥”和“厚粥”之分,“薄粥”又俗稱“稀粥”、“鮮粥”,民間謎語“吹過去一條巷,吸過來一條浪,蒼蠅跌落打乒砰”,謎底即此。“厚粥”亦稱“流粥”,偶有俚稱“傑頭粥”。 
  大米粥的制作方法簡單,各地差不多,無非米少水多,入鍋熬爛即成。大米幹飯的制作方法多種,主要有煲飯、焖飯、飯甑飯、缽仔飯等。煲飯是普通人家最常用的方法,把米洗淨置飯煲中,加入相當分量的水,煲沸至米將熟透,揭蓋用勺子舀起多余的漿水(俗稱“飲”),再上蓋用文火煲至熟透。也有一種水分恰好而不用舀“飲”程序的。至于如今廣爲大衆人家所用的電飯煲、高壓鍋等煲飯,實質上是煲飯發展到現代文明社會的産物。 
  如若多人吃飯,一般飯煲煲不下,則用大鍋來煮,稱爲“焖飯”。大鍋焖飯很講技巧,其關鍵在于掌握火候,沸了數沸後即行釜底抽薪,讓余火與飯熟同步。此時火若太甚則容易“焦鍋”且“夾生”,火若過弱則飯不能熟透。1958年興公共食堂,由于用餐者衆,故多用大鍋焖飯,後來使用頻率頗高的用以貶譏“絕對平均主義、人人有份”的“大鍋飯”一詞,源出于此。 
  將米浸透倒入桶形飯甑,置鍋中隔水蒸熟,稱爲飯甑蒸飯法,此法能確保米飯均勻熟透而無焦飯,常用于鄉間酒席或釀酒蒸飯。缽仔飯是用陶瓷缽子或搪瓷缽子盛米加水,壘置蒸籠或方形蒸飯框中隔水蒸熟,方便分份取食,多見于學校、公共食堂或某些客家餐館。 
  飯、粥之外,以稻米爲原料進行加工的食品種類繁多,如各種糕點、茶果粄、擂茶、黃酒等。其中客家黃酒的曆史源遠流長,其做法獨特,大致如下:將糯米放入水缸中浸透,撈起瀝幹,倒入飯甑裏蒸熟成飯。將飯分批倒在簸箕上攤開,待溫度降至20℃左右(可撥瀝些清涼水),撒入酒餅(一種發酵的酵母,用米糠、中藥細辛等制成)粉末,攪拌均勻。然後放進釀酒缸中,飯糟中預留一小井,蓋好缸蓋,將缸置禾草簍中發酵醞釀。一晝夜後,可啓蓋聞聞,主要是辨別酒餅的效用,如有明顯酒香,可知酒餅有效,如無酒味,酒餅失效。三四天後,揭開缸蓋,濃香四溢,小井中已有從酒糟中泌出來的清澈酒液,謂之酒娘。如果是大冷天氣則需十來天才能見到酒娘。客家黃酒用于飨客、饋贈、滋補、調料、祭祀等。其酒味芬香醇和,甘甜隽永,有滋補健身、和血行氣、禦寒壯神、促進食物消化吸收、改善血液循環之效。客家人在年節或宴會上,都喜歡飲甘醇的黃酒。客家黃酒炒雞是客家食譜中一道久負盛名的美味佳肴,甚補,早年只有坐月子的産婦才有此口福,現在龍崗客家的普通家庭或客家餐廳,都可隨時吃到這種美味的黃酒雞。 
  民間有“半年薯芋半年糧”的諺語,在龍崗早些年,番薯是僅次于稻米的主要食糧。番薯食法多種,一是即蒸即煮即烤即吃;二是切片或剁碎曬幹爲白片子和薯末子;三是蒸熟曬幹爲番薯幹;四是擦絲曬幹爲番薯絲;五是置細沙中加熱烤酥爲炒薯片;六是加工爲薯粉。番薯除作爲客家人的主食之一和食品工業的澱粉外,還是制造酒精的原料。番薯藤還是養豬喂牛的好飼料。 
  三、住屋 
  龍崗客家住屋獨具風格。從房屋結構布局形式看,可分爲圍屋和齊頭屋。圍屋是客家居屋文化的典型産物,積澱著客家人的家族理念、團結自立理念、防衛理念等傳統意識。圍屋有小型圍屋和大型圍屋之分,其規模的形成受自然和經濟條件等因素的制約,所見以小型圍屋爲主。關于龍崗客家圍屋的分布和特點等,將有專文介紹。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獨立意識不斷強化,圍屋形式也就不斷變化,最後出現以齊頭屋爲主要結構形式的“單家園屋”。 
  圍屋形式的弱化導致了齊頭屋的增加,反過來齊頭屋的增加又加速了圍屋的解體。隨著社會經濟發展,社會治安穩定,人們的個性價值越來越被承認,獨立意識增強,家庭越變越小,人人都渴求在圍屋之外建造自己的“正堂屋”,使之成爲自家的獨立天地,于是齊頭屋應運湧現。齊頭屋呈簡單矩形,一般長8至10米,寬3.75至4.25米(即俗稱屋寬13坑瓦或15坑瓦的尺寸)。前半部是廳,後半部爲寢室,兩間一體或三間一體的則開側門貫通,有的門前建一個矮牆圈定的門坪。房屋基本爲兩層,安裝木制階梯(俗稱鬥梯)供上落,或以簡易木梯上落。如果以一棟二間雙層的齊頭屋計,可有廳1個,寢室或其它儲物室6個,廚房1個,門前有門坪,這對四五口之家來說是很寬敞舒適的住所。另在側邊或近處建一小型草屋和雞舍(建國後至70年代末,農村牛欄、碾米間等皆由村上公家建造,居家可不用考慮),就更心滿意足。 
  龍崗傳統民居的建築,正如地方志所雲:“房屋多土牆,但蔽風雨,尚黝垩砌以磚石。”②80年代以前的農村房舍幾乎全是瓦房,牆體以毛石砌築,用三合土(由沙、黃泥、石灰拌成,俗稱灰沙)砌結批蕩。亦有以灰沙直接夯成牆體(俗稱舂牆)或以灰沙磚砌築,完全用紅磚青磚砌築的極少。屋頂以杉木作梁作桁,以杉木片條作桷,條件差的有用松木雜木爲之。桁桷之上用瓦覆蓋,大瓦仰面成坑,小瓦伏聚成壟,坑中有6至8片玻璃瓦以供采光,俗稱“明瓦”。因大瓦通用寬度爲魯班尺7寸(相當于25厘米),故裁定地基時通常以坑計,常見的是13坑或15坑(不設雙數的)。 
  龍崗地區臨海,特別是南澳、大鵬、葵湧三鎮地處海邊,每年夏秋間常遭受南海強台風吹襲,因此民宅建築中,結構牢靠,牆體堅固,瓦蓋結實,是最起碼最基本的要求,否則無法抵禦台風來時的暴風驟雨。以毛石、泥磚爲主砌牆的地區,建房時須挖近米深牆溝;用石塊砌築山牆,其高度至少至棚底;牆上部若用泥磚砌築,牆體必須抹上灰沙漿,否則經不住風雨蕩滌。瓦蓋上的棟頂、飛翼和瓦坑口都必須封築嚴實,瓦片攏放實在。爲防急雨吹進屋內,有條件的蓋套瓦或雙重瓦。 
  80年代以後,傳統的房舍結構被淘汰,農村的房屋發生了史無前例的變化。初期盛行“兩層半”,即完整的兩層再加建樓棚上一個樓梯出入口。紅磚牆,鐵門窗,鋼筋混凝土棚面,外牆批蕩水刷石(俗稱石米),廚房、衛生間內貼瓷片。這種小樓房一舉突破傳統房舍的千古水平,實現了采光、通風、水電、衛生和抵禦強台風諸方面質的飛躍。進入90年代以後,人民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包括農村人口在內的民宅都是成片成片的新式樓宇,高4至6層,牆貼馬賽克或釉面瓷塊,鋁合金窗框,豪華門。屋內設計高雅,一般人家均有廳、套房寢室、書房、儲物間等,居住起來十分舒適。舊式瓦房已成古董。 
上一篇: 客家童謠

版權所有 : 世界客屬總商會 地址:香港灣仔皇后大道東213號胡忠大廈35樓3518&3519室 電話 : (852) 2895 3639 Email:whk@whkba.org Facebook:www.facebook.com/whk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