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民系第一次遷徙(東晉南北朝時期)
公元317-589年,受五胡亂華、晉室南渡、南北朝對峙等影響,部分中原漢人南遷,停留在鄂豫南部及皖贛沿長江兩岸,以至贛江上下遊。少量抵達今廣東大埔、梅縣等地。移民仍操中州口音。
客家民系第二次遷徙(唐末至北宋)
公元880-1126年,受唐末黃巢事變、五代十國及北宋戰事等影響,中原漢族移民的後裔再度南遷,落腳于皖南、贛東南、閩西南,及至與之接壤的粵東北邊界。漢族移民仍操中州口音,並開始吸收遷入地原住民的語言。
客家民系第三次遷徙(南宋至明朝)
公元1127-1644年,受金人南下、宋室南渡、元人入主、元明鼎革等影響,部分客家先民及在此期間形成的客家人,在客家大本營內遷移,人口重心先從贛南轉移到閩西,再轉移到粵東北,少量移居海外。漢族移民與原住民語言融合,漢語客家話從北方話中分離出來。
客家民系第四次遷徙(明末清初以來)
公元1645-1867年,受滿洲人南下及入主等影響,部分客家人從客家大本營遷至廣東中部沿海及川、桂、湘、黔、贛、浙、台等省,有的移居海外。移居後仍操客家話。
客家民系第五次遷徙(公元1867年以後)
受太平天國運動、廣東西路事件及契約華工制等影響,部分客家人遷至廣東西南部、海南島以及海外各地。移居後仍操客家話。
客家第五次迁徙图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