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中葉以來,東南亞逐漸成為全球的投資熱土之一 。在此過程中,特殊經濟區發揮了重要作用。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2019年世界投資報告》第四章 《特殊經濟》重點介紹了東南亞特殊經濟區發展情況。本文以該篇報告相關內容為主進行了整理,帯大家一起回顧東南亞特殊經濟區的發展簡況。
一、東南亞特殊經濟區的發展歷程
全球140 多個經濟體擁有特殊經濟區,包括近四分之三的發展中經濟體和幾乎所有轉型經濟體 。根據UNCTAD 《世界投資報告2019》 統計的東南亞特殊經濟區,菲律賓528個,泰囯74個,馬來西亞45個,柬埔寨31個,越南19個,老撾12個,新加坡10個。另據印尼投資協調委員會統計,印尼現有73個特殊經濟區 (48個工業區、11個經濟特區、4個自由貿易區和10個旅遊區)。
東南亞特殊經濟區不斷經歷轉型。新加坡上世紀60年代建立多元化特殊經濟區,70年代建立專業化特殊經濟區(如石油加工區),本世紀前十年建立以研發和其他高附加值活動為重點的創新驅動型特殊經濟區,政策重心向知識密集型集群轉移。菲律賓經歷類似轉型:1969年首次建立対外貿易免稅區,上世紀70 年代建立多元化特殊經濟區(出口加工區只接收製造業企業),上世紀90 年代建立專業化特殊經濟區(面向製造業和服務業企業,包括資訊通訊技術和業務流程外包)。目前,菲律賓所有特殊經濟區都有重點產業----- 製造業、資訊技術、農業、旅遊業或醫療服務業。CLMV國家(柬埔寨、老撾、緬甸和越南)在上世紀未、本世紀初開始建立特殊經濟區以吸引勞動密集型製造業。東南亞特殊經濟區還通過推動形成地區價值鏈促進區域經濟一體化。該地區近年設立的若干特殊統濟區不僅旨在促進區域內貿易,而且要促進資源交流。在柬埔寨、老撾和泰囯,大多數特殊統濟區建立在邊境走廊附近,目的在於促進跨境貿易和投資。此外,東南亞的一些特殊經濟區旨在尋求解決內部發展不平衡問題。柬埔寨特殊經濟區的目標之一是在城市和農村之間建立經濟聯繫。馬來西亞本世紀初開始建立區域經濟走廊,以促進農村地區發展。
二、東南亞特殊經濟區的兩種特定類型
(1)外囯合資特殊經濟區。
在東南亜,以開發特殊經濟區為目的的外商直接投資 (FDI) 持續增加。大型綜合企業和工業園區開發商越來越多參與東南亞特殊經濟區的開發。與外商合作開發的特殊經濟區類型有三種:一是由外商與當地公司成立的合資企業開發,如泰囯阿瑪塔集団與越南囯企 Sonadez 合資開發的越南邊和市阿瑪塔工業園區; 二是東道國政府與外囯私人企業合作開發,如馬來西亜私企與老撾政府成立合資企業開發的老撾沙灣—色諾特殊經濟區; 三是政府間合作項目進行開發,如緬甸與日本兩國政府以及兩國私人財團合作開發的緬甸蒂諮瓦特殊經濟區。
(2)邊境和跨境特殊經濟區。
邊境特殊經濟區的地理優勢是與特定的外國投資和外國市場相鄰。區域一體化加快了東南亞邊境特殊經濟區發展。由柬埔寨、中國、老撾、緬甸、泰囯和越南參與的區域經濟合作方案“大湄公河次區域走廊",推動在邊境地區建立特殊經濟區,以更好加強經濟走廊沿線的互聯互通。馬來西亞近年來也積極打造馬泰邊境特殊經濟區。跨境特殊經濟區涉及更深層次的一體化,其土地橫跨邊境。中國和老撾之間的磨憨/磨丁 (Mohan/Boten) 跨境經濟區屬於該種類型,兩國擬將兩個邊境特殊經濟區合併為一個聯合特殊經濟區。在東南亜,跨境特殊經濟區是相對較新的區域合作方式,各國政府的政治支持是其成功關健。
三、 東南亞特殊經濟區的經濟貢獻。
總體上,特殊經濟區具有促進經濟增長和發展的潛力,包括吸引FDI、創造就業、增加出口和外匯收入。
在東南亞,特殊經濟區是吸引FDI的重要工具。對菲律賓的早期研究表明,流入特殊經濟區的FDI份額從1997年的30%增加到2000年的81%以上。馬來西亞特殊經濟區總投資的近90%來自外國投資者。越南外商直接投資中有60%-70%位於特殊經濟區。緬甸蒂洛瓦特殊經濟區的投資者中80%是外國企業,另外15%是合資企業。在東南亞其他低收入國家如柬埔寨和老撾,特殊經濟區也吸引了絶大部分外資。
特殊經濟區促進東南亞國家出口增長和多樣化。出口多樣化對依賴商品出口的東南亞發展中經濟體尤為重要。特殊經濟區出口構成許多東南亞國家出口的主要部分,特別是製成品出口。菲律賓特殊經濟區出口占全國出口的60%以上。
此外,特殊經濟區推動全球價值鏈發展,並作為政策工具促進東南亞各國參與全球價值鏈。特殊經濟區通過降低全球價值鏈中的交易成本,為跨囯公司提高利潤做出貢獻,同時也為東南亞經濟體創造就業和增加稅收做出貢獻。
四、東南亞特殊經濟區的績效影響因素
特殊經濟區的績效取決於外部因素以及政府和特殊經濟區開發商的可管理因素。外部因素包括對國際移動投資的高度競爭以及政策環境的變化,例如貿易優惠的轉變。可管理因素與特殊經濟區的戰略重點有關,即監管和體制框架以及為特殊經濟區內投資者提供的基礎設施、服務和利益。
在東南亞,特殊經濟區的失敗往往與基本問題有關。如選址不當導致大量資本支出,或位置遠離基礎設施中心或勞動力充足的城市;不可靠的電力供應;特殊經濟區設計不佳,設施或維護不足;繁瑣的行政程式;薄弱的治理結構或參與特殊經濟區管理的機構過多。下圖列出特殊經濟區發展的不利因素,為東南亞特殊經濟區的發展提供了借鍳。
注: UNCTAD2019年世界投資前景調查;受訪者來自110個經濟體的120個投資促進機構。
五、 東南亞特殊經濟區的發展挑戰
當前,東南亞特殊經濟區面臨三大發展挑戰:可持續發展勢在必行、新工業革命和數字經濟方興未艾、國際生產和全球價值鏈模式變更。上述挑戰使得東南亞特殊經濟區在重新進行戰略定位、改變管理機制、更新利益分配模式等方面面臨迫切的發展圧力。
可持續發展日程日益引領跨囯公司的戰略決策和運營模式。鬆懈的社會環境管控不利於特殊經濟區吸引投資者,當特殊經濟區陷入勞工或人權輿論漩禍時會阻礙外部投資流入,從而導致運營失敗。公共健康與安全服務、廢物管理和能源再利用設施等的重要性日益增強,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的高標准逐漸成為特殊經濟區的鮮明特徵。
新工業革命正在改變原有製造業。相較于機器人、大數據和互聯網等數字技術,勞動力成本在投資區位選擇中的重要性正在下降。東南亞特殊經濟區要對發展規劃的價值取向進行更新,著力獲取高技能資源、高度的資訊通達性以及相關技術服務提供能力。為抓住數字化發展機遇,東南亞特殊經濟區的管理制度需與東盟以及成員國的數字政策(隠私保護法規、數據存儲與安全等)相融合。
國際生產模式以及全球價值鏈正逐漸演變。傳統上特殊經濟區提供的物理生產優勢日趨弱化,更多園區專注服務業和小規模製造業,不斷走上高科技和知識產權生產道路。國際生產方式不斷轉變,跨國公司改進價值鏈以應對新的貿易壁壘或市場准入措施的變更。當前,全球貿易保護主義抬頭,貿易政策沖突加劇,對東南亞特殊經濟區競爭力產生影響。
版權所有 : 世界客屬總商會 地址:香港灣仔皇后大道東213號胡忠大廈35樓3518&3519室 電話 : (852) 2895 3639 Email:whk@whkba.org Facebook:www.facebook.com/whk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