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相關資料記載,明朝初年,上杭白砂鄉張坑農民賴法魁、白砂塘豐農民李法佐、李法佑、溫發明等4人,到杭州學高腔木偶戲藝,藝滿之後,回到上杭,帶回一套傀儡18個(俗稱十八羅漢)。白砂鄉水竹洋村梁姓先祖由浙江杭州錢塘縣遷徙而來,把傀儡戲帶入上杭。“田公”是曆代木偶戲藝人尊敬的祖師、戲神,“田公堂”是木偶藝人祭供祖師的場所,白砂鄉水竹洋建有“田公堂”,曆史上傳承有“田公會”,有會田收入作活動經費。
木偶戲傳入白砂後,逐漸在本縣各鄉流傳和發展。至清光緒(1875—1908)年間,全縣的木偶戲班已發展到120多個,木偶戲從業人員達數百人。據1983年召開的“木偶戲老藝人座談會”上所追記的(可知班名或班主)戲班有90個。至建國初期,尚有56個戲班保持活動。
上杭木偶戲不但在本縣流傳,還逐漸流傳至龍岩市各縣(區)以及閩粵贛邊區乃至浙江、湖南、台灣等省的一些地區。據有關資料記載:1865年,長汀塗坊人曹如文,至白砂投師學習木偶戲藝,藝成回鄉組建木偶戲(高腔)班,自此,長汀始有木偶戲;1850年,永定坎市人張兆登,至上杭投師學習木偶戲藝,藝成回鄉組建(明鳳堂)戲班,自此,永定始有木偶戲;1898年,白砂塘豐藝人李如意,與連城縣賴源鄉徐象球結拜金蘭,以次子李金玲過繼給徐爲子,改名徐傳華,遷居賴源,由傳華組建(老福星堂)戲班,自此,連城始有木偶戲;1918年,永定木偶戲藝人張隆彩之子張品榮,遷居新羅白沙,隨將(老榮順堂)戲班遷往新羅白沙傳習。自此,新羅始有木偶戲;1883年,白砂藝人李佳富,率(佳慶堂)戲班往江西石城演出,後定居石城,木偶戲藝由此傳入江西省石城縣;清康熙五十年(1694),本縣來蘇裏田背村人劉嵩生移居江西修水縣,旋又徒湖南平江長壽街定居,與劉同行有一上杭張姓傀儡戲藝人隨其外出逃荒,到長壽後,張以演傀儡戲爲生,自此,湖南始有木偶戲;民國時期,本縣黃潭(貴蘭堂)戲班班主龔貴玉入贅廣東大埔,將戲班改名爲(新金蘭)。
傳承與保護
閩西(上杭)傀儡戲經過曆代藝人的傳承發展,上杭傀儡戲已成爲獨具特色的藝術劇種,形成了自己的風格和特征:
(1)木偶戲的演出活動,正如藝人們所說的:“是從儒、釋、道三教中借飯吃”。與民間的祭祠墓、酬神靈、安龍打醮、驅邪除穢等民俗活動和傳統節日慶典等緊密相關。新中國成立後,雖組建成專業化的木偶劇團,也經常被民間請去爲節日、民俗活動演出。在現代文化娛樂項目多元化情況下,木偶戲基本上回到民間,使其形成對民間習俗的依存性特征;
(2)木偶戲是集雕塑、音樂、表演操作、制作工藝爲一體的綜合藝術,從最初的“十八羅漢”十八個木偶發展成“二十四諸天”24個木偶。經藝人的代代相傳,在提線技術上有一套“專四台角、打四台角、整冠、拍衣、撩袍、端帶”等表演程式,其開台、結尾升堂、迎送客人等特定場面均有特定場面均有特定的音樂、鑼鼓,具有表演程式化特征;
(3)經過藝人們的發展創新。木偶形體原先高1尺8寸,漸漸增至2尺5寸,偶線也從五條增至十六條,一些特技木偶裝線更多。創造了“揉鞭、揉棍、背人、脫衣、釘刀槍、打五彩、搶人頭、弄蛇、舞獅、鑽火圈、口中噴火”等特技,動作靈活多變細膩傳神,十分逼真,具有表演操作技藝精湛的特征;
(4)木偶戲班分高腔、亂彈兩種。高腔無伴奏,只用一人主唱、鑼鼓和幫腔襯托氣氛,有“九調十三腔”等板式,繼承了發展了戈陽聲腔。而“亂彈”則采用閩西漢劇(外江戲)的皮黃聲腔,加民族管弦樂器伴奏。無論高腔、亂彈均吸收了當地民間音樂、小調融入劇中形成自己的風格,具有藝術多元化特征;
(5)高腔、亂彈各自組班,兩種流派獨立發展又互相依存,具有共存性特征;
(6)木偶戲除演出正規的傳統劇目外,還演“傳本”“雜劇”,劇目可由東家點演。演“傳本”時多由藝人按“提綱”即興編詞說唱。特別是高腔木偶戲的唱腔“向無曲譜,只沿土俗”,演唱中“句調長短、聲音高下,可以隨心入腔”,人有較強的說唱性特征;
(7)上杭木偶戲曆史悠久,積累了一千多個傳統劇目。常演的就有《征東》、《征西》、《平南》、《掃北》、《隋唐》、《反唐》、《華光》、《夫人傳》等“傳本”(連續劇)以及《雙貴圖》、《九世居》、《萬裏侯》、《大名府》、《水漫金山》等優秀傳統劇。往往一個“傳本”演三五天,《隋唐傳》可演五六十天,具有演出劇目豐富的特征;
(8)木偶戲相傳起源于漢朝的軍師陳平,制作偶人“美女”智退匈奴冒頓的故事。加上民間祈福禳災、請神過醮、節日喜慶必有木偶戲,其精湛的技藝令人傾倒,還有作法安神等民俗表演,成爲人們心中的吉祥使者,使木偶戲具有神聖的傳奇特征;
(9)據“上杭木偶志”記載,最鼎盛時期,上杭境內就有近二百個班社,由于演出市場有限,各班社競往閩、粵、贛、湘、浙各地演出,隨著藝人的外遷,逐步將木偶戲流傳到閩西各縣及閩、贛、湘、浙、粵、台灣等省,使其具有了活動範圍廣、傳播面大的特征;
(10)經幾百年發展,各不同行當說唱發間也不同。生、旦、淨、醜四門十二個角色,分別用原嗓、假嗓、炸音等體現人物的年齡、性別、身份的不同,人偶、動物偶的雕刻、制作也很精細,有的木偶眼睛、嘴馬、舌頭、手指都能活動,龜、蛇、鳥、獸等動物栩栩如生,賦予木偶戲表演細膩傳神,制作工橄精巧的特征。
在曆代傳承過程中,上杭木偶戲約定俗成了若幹班規,主要有:(1)正、副台;(2)報鑼;(3)“一請二催三趕”;(4)“跳加冠”與“打金榜”;(5)“因公舌”;(6)手語;(7)槌背學鑼鼓。
木偶戲演出習俗,據老藝人劉金壽回憶有三點,即:不勸酒,睡高鋪;“藥王點眼”;“桃園三結義”。
方寸木雕得形容酷肖裝成生旦醜淨莫笑他真真假假;
數條線扯來非常活潑演出悲歡離合看到底節節傳神。
這副44字的長聯生動而准確地道出了閩西(上杭)傀儡戲的特色。
上杭木偶戲經過500多年的發展,開成了比較完整的藝術體系,也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表演藝術家。1954年8月,龍岩專區抽調上杭的丘必書、李貞傳、劉錦叢、李象賢,加上連城徐傳華、徐火焱,長汀曹如鋒,永定張美金四人,計八人,組成“閩西木偶戲代表隊”,以《大名府》一劇爲主,隨帶《對玉環》參加“福建省第二屆地方戲曲觀摩演出大會”。兩劇目均獲一等獎。同年9月,應選赴滬參加“華東區地方戲曲觀摩演出大會”,獲特種藝術表演獎。1995年正月,應選晉京參加“全國十三省木偶戲、皮影戲會演”,《大名府》一劇被選進懷仁堂爲周恩來、朱德等黨和國家領導人作專場演出。會演期間,中國木偶藝術劇團以及兄弟省市木偶藝術界同仁和蘇聯、捷克斯洛伐克木偶藝術家至“閩西代表隊”參觀、訪問、學習。1986年,上杭木偶劇團創作、演出神話劇《借雨降妖記》(編劇丘億初),應選參加在泉州舉辦的“國際木偶節”演出。期間,曾與英國、民主德國、奧地利、日本、菲律賓等國家和各省、市木偶藝術家進行藝術交流。10月,上杭縣木偶劇團被“中國木偶、皮影藝術學會”吸收爲團體會員。
服裝道具
閩西(上杭)傀儡戲的服飾、冠帶、道具的形制,是經曆了一個由粗漸精、由簡至繁、由小漸大的發展階段的。從原材料的質地、尺寸規格到制作工藝及穿戴習慣,都可以看出它的發展變化。
亂彈班興起以來,木偶戲的服飾日趨統一。也就是說,各個班社都有一套基本的服裝,這些服裝的名稱也比較統一。有以下一些主要的品類:
(1)服裝:五色袍(紅、黃、黑、白、青)、五色甲、壽子衣、八卦衣、公主衣、女紅袍、門神甲、披風、肚挂衣(官星衣)、馬挂、花旦衣、五色裙、老生衣、小生衣、旦衣、三花衣、老旦衣、紅旦衣、蘭旦衣、田公衣、號挂(兵夾子)背甲、絲托、女雲圈、苦裙、觀音衣(白衣)、袈裟、雪衣、道姑衣、桶子衣、英雄巾等等。
(2)冠帶:文帝帽、武帝帽、二王盔、平天冠、紮巾盔、帥盔、荷葉盔、太子盔(紫金冠)、大過龍、小過龍、老旦厄、相雕、驸馬雕、紗帽(尖、方、園)、文鳳冠、武鳳冠、獅子灰、太監帽、太師巾、中軍帽、九簍帽、文仆、武仆、珠子厄、翡翠、翠雕、秀才巾、公子帽、奴才帽、抓子帽、瓦子巾、和尚帽、觀音帽、佛帽、圈子帽、三花帽、飄巾、鄉官帽(員外)老生帽、鳳帽、道姑帽、帝王巾等。
(3)道具:聖旨牌、香爐、蠟燭台、文房四寶、藍子、印、簽筒、令旗、令箭、燈籠、馬鞭、仙掃、小娃、小魚、釣杆、網、铳、手铐、枷鎖、普扇、白扇、小盆、男人圖、女人圖、白鶴、刀、槍、蛇、虎、龍、鳥、龜、獸、馬、獅、五彩(耙、刀、大刀、銅錘)、鞭、劍、柴刀、板斧、菜刀、鋤頭、掃帚、魚叉、鍋頭、煙筒、包袱、傘、書、珠、葫蘆、經箱、褡裢、柴夾、火籠、鬥笠、杖、槳、方天戰、大關刀、矛、盾、锏、弓、箭、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