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商會企業 >> 經濟要聞經濟要聞

貨幣危機步步逼近

作者: John Mauldin


大問題往往由小問題發展而成。在自然界,小擾流可以演變成颶風,在經濟的層面亦然。故此,一旦去年的經濟干擾演變成更大的麻煩,不用感到奇怪。筆者擔心的是,這些經濟問題最終釀成貨幣危機,眼看美元愈來愈強,其他貨幣正在崩盤,危機恐已步步逼近。


回顧2020年,愚蠢的全球貨幣和財政政策已持續超過10年。作為貨幣政策工具的量化寬鬆(QE)措施在全球廣泛採用,還加上瘋狂的零利率甚至負利率政策,對存戶造成巨大傷害,更遑論退休基金,而且引發各種形式的不良投資。綜觀這些政策的許多副作用,遺害最深之—是導致貧富差距擴大。如今,我們正要為此付出代價,不止美國,全球各地也如是。


2020年春季新冠疫情爆發,直接打擊民眾健康和勞動力,各地實施封鎖及其他抗疫措施亦造成額外的負面影響。疫情漸見緩和,接踵而來的,還有俄烏戰爭以及其引發的糧食和能源危機。


若以音樂用詞來比喻,經濟問題的聲浪正漸趨響亮(crescendo).這場黑暗的經濟交響樂恐怕難逃以貨幣危機告終。作為經濟頂樑柱的貨幣,其價值是浮動的標的,由市場決定,也因此釐定了閣下所持有資產的價值,以及美元和其他貨幣的價值 。


強美元為他國帶來災難

美元是全球會計單位,由於享有以美元作交易貨幣的優越地位,美國人擁有毋須為美元滙價想得太多的優勢。這也説明美國為何能背負如此龐大的貿易赤字,美國在全球生態系統的角色是入口商品的同時,出口美元以促進全球貿易。


然而,美元具備的重要國際地位,與美國本身的經濟關聯不大。大量美元在全球流通,發展中國家出口商品賺取美元,繼而用於購買通常是糧食和能源等入口商品;這些國家還會借入美元,之後要將本幣兑換成美元來償付。


目下,相對於出口,美國入口量下降,意味美國出口的美元減少。美國以外的美元供應減少,令美元相對其他貨幣的價值上升,對依賴美元做交易的個人、企業和政府都是個問題。


當美元以這種形式升值,對美國人而言入口會變得便宜、到外地旅遊也會較便宜。反過來看,外國人購買美國出口產品或到美國旅遊就會相對昂貴,美國製造業的競爭力因而下降。強美元不一定對所有美國人都有好處,對其他國家卻可能帶來災難性影響。


貨幣危機時不時會發生,必須由央行和財政機關嚴肅應對,但從未解決引發危機的結構性問題。筆者早在2013年與Jonathan Tepper合著的《紅色警戒》(Code Red)便警告,這間紙牌屋將在某個時點以悲劇告終,如今距離這時點恐怕已不遠。


還記得歐豬國(PIIGS)嗎?指的是5個高負債歐羅區國家---葡萄牙、愛爾蘭、意大利、希臘和西班牙的縮寫,10年前引發了威脅歐羅的歐債危機。擾攘一番後,歐洲領袖再次把問題延後。他們可以這樣做,是因為歐豬國經濟規模雖大,但未大到不能控制,時任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Mario Draghi)曾承諾「盡一切方法」(whatever it takes)挽救歐羅,成了他的名言。


近日英國債市波動.英倫銀行揚言「無限量」(whatever scale) 購債穩定市場,令人聯想起當年德拉吉的言論。


筆者要説的是,這些言論反映多國央行慣於憑空創造流動性,以為「出口術」能製造奇蹟。平心而論,此方法有時扛得過去,德拉吉就成功穩住市場,但英國經濟規模較當時任何歐豬國都要大-些,難度自然較高。


英國無力控制「破壞球」

英國本身面對不少挑戰,其中一個主要挑戰是擁有堪比美國的貿易赤字,卻缺乏像美元那樣的貨幣。 誠然,英鎊曾是全球儲備貨幣之—,但如今地位不再。今年以來當地經濟不斷惡化,大部分輸往俄羅斯的出口叫停,並且入口糧食和能源的負擔加重。不久之前,英國還在出口北海生產的石油和天然氣,惟隨着本地需求攀升,加上貿易政策和環保的限制,這都已成過去。


英國眼前更迫切的問題是比美國嚴重得多的通脹,能源價格是焦點所在,但並非唯一。英倫銀行為打擊通脹而加息,同時扯高住房的成本,令許多承造浮息按揭的業主在重訂利率後每月供款大增。


英國財相關浩霆(Kwasi Kwarteng ) 早前公布的迷你預算案,通過減税和能源補貼來緩和這方面的痛楚,卻引發市場巨大迴響,英鎊兑美元幾乎跌見「—算」。究其原因,滙商明顯認為方案會加劇政府赤字,令通脹惡化及進一步推高利率。這看法不斷發酵,在減税和其他催谷增長措施還未顯現效果前,資金已大舉流出英鎊。


至於英國債市的動盪,在於憂慮英國退休基金尚未準備好應對一旦利率真正上升的衝擊。


筆者向來認為,央行同時加息和縮減資產負債表會破壞經濟,並曾批評聯儲局前主席貝南奇和現任主席鮑威爾。英倫銀行也同時加息和縮表,或許最終要逆轉這政策,以維持退休基金制度的穩健。英國的情況雖然與美國或歐洲不同,但道理是—樣的。


不幸的是,英國還要面對超出其控制範圍的更大問題,那就是美元,即經濟研究機構Gavekal共同創辦人路易加夫(Louis Gave)口中所説的全球經濟「破壞球」(wrecking ball)


英鎊並非唯一受害者,日圓近周也因同樣理由大幅貶值。雖然日本有自身的問題,但由此可見,今年美元急升對一切事物都帶來影響。更甚者,這問題沒有人能輕易解決,因為並非單一國家的政策意外所引發的後果,而是二次世界大戰後全球貨幣系統演變而成的。


歐羅區和日本或成贏家

聯儲局蓄勢繼續加息,筆者預期聯邦基金利率將攀上5 厘。不少人認為聯儲局應停止加息,理由是全球其他地方正陷入麻煩,筆者極其不認同這看法。首先,聯儲局毋須為歐洲、日本或新興市場負責,其任務是維持美國物價穩定和就業市場穩健。至於哪一項任務較重要,至少目前而言似乎是通脹目標更重要。


事實上,其他主要央行也在加息,只是步伐不及聯儲局進取,這也是滙率表現差異的原因之一 。儘管引致滙率波動的原因不少,但利率因素頗為重要,投訴美元過強但同時維持自身利率低於2厘並不合情理。值得參考的是,現時英國利率為2.25厘,歐央行利率 0.75厘,日本則仍是負 0.1厘。


不過,強美元對美國本身也是個問題,只是需要時間發酵。GMO資產配置聯席主管Ben Inker對貨幣價值與股市變化有深入研究,他提出的基本結論是,貨幣價值被低估時有利本地股市,若被高估時則不利本地股市。他認為,美元及許多發達國貨幣均被高估,可能於未來數年對這些國家的企業和當地股市帶來顯著衝擊;相反,歐羅區和日本可能是贏家,因這兩個發達市場貨幣均被嚴重低估,意味未來數年企業盈利和貨幣有望增強。


GMO數據,截至8月底止,美元被高估17%,加元、澳元和紐元也分別高估了13%至17%; 反之,歐羅和日圓分別被低估17%和20%


筆者想進一步指出,企業盈利是股票回報表現的泉源,貨幣價值實際上會反映在盈利之上,特別是那些大型跨國企業。須知道標指成份企業有一半盈利來自美國以外市場,當賺取的盈利是以弱貨幣計算,轉換成美元便大打折扣。不僅如此,強美元令美企出口競爭力下降,也不利盈利表現。


筆者經常提到,過去的錯誤令決策者如今舉步維艱,特別是聯儲局。聯儲局在2008年金融危機後的刺激措施,埋下今天通脹的種子。如今,當局必須收緊貨幣政策來打擊通脹,但緊縮銀根會推升美元,附帶各種負面影響。


此刻,任何選擇都不見得是好的選擇。聯儲局不能過早停止緊縮,否則通脹會失控;若繼續緊縮,可能不止引發美國經濟衰退,全球經濟也會衰退,特別是眼前的全球經濟比任何時候都更高槓桿、更脆弱和更環環相扣。


事情或許會有不同發展方向,但筆者擔心至少會爆發一次重大的主權債務違約事件和貨幣貶值。歐洲可能會出現一系列違約。回顧希臘在違約後,歐盟雖然控制了事件,但結果是希臘陷入漫長的衰退。


歐洲當前形勢更加複雜,除了歐央行收緊政策外,許多區內國家今年冬天可能要大舉增加開支補貼能源賬單,亦可能需要實施能源配給和其他不受歡迎的措施。


可以預期,11月中在印尼峇里舉行的二十國集團(G20)峰會將十分有趣。因應當前強美元的影響,其中-個值得關注的是各國領袖會否商討新的《廣場協議》(Plaza Accord) 或類似東西。不論領袖們會否取得協議,任何協議都不會是解決目前困局的最佳答案。


作者為著名投資分析專家,其《前沿思考》 (Thoughts from the Frontline)是目前全球發布範圍最廣的投資通訊,擁有過百萬讀者。John Mauldin擁有極強洞察能力,擅長解構複雜的金融現象,每周對華爾街,全球金融市場和經濟歷史提出精闢見解,並與擁有6人分析員國隊的Mauldin Economics, 一同把John Mauldin對宏觀經濟的幾十年分析經驗結合各大行的投資建議,為投資者精挑細選出投資機遇,並在網站https://www. mauldineconomics.com刊出。


(來源:信報)



版權所有 : 世界客屬總商會 地址:香港灣仔皇后大道東213號胡忠大廈35樓3518&3519室 電話 : (852) 2895 3639 Email:whk@whkba.org Facebook:www.facebook.com/whkba